硫化機加熱板內部構造詳解 硫化機加熱板是橡膠硫化成型的核心部件,其內部構造需滿足均勻加熱、gaoxiao傳熱及穩定承壓的要求,主要由加熱元件層、導熱基體、溫控系統、保溫層及輔助結構組成。
1. 導熱基體 加熱板的主體框架為導熱基體,通常采用HT300灰鑄鐵或45號鋼鑄造而成,厚度根據加熱功率需求設計(一般2050mm)。基體內加工有密集的導流槽或蜂窩狀通道,既作為加熱元件的安裝載體,又通過金屬材質的高導熱性(鑄鐵導熱系數約50W/(m·K))實現熱量均勻擴散,避免局部過熱。
2. 加熱元件層 加熱元件是熱量來源,常見類型包括: 電加熱管:多為U型或螺旋狀不銹鋼管(304材質),內裝鎳鉻合金電阻絲,填充氧化鎂粉末絕緣導熱,通過過盈配合嵌入基體的預制孔中,功率密度通常為25W/cm2。 蒸汽/熱油通道:針對大型加熱板,基體內會鑄造密閉的蛇形通道,通入150200℃飽和蒸汽或導熱油,通過相變或對流換熱傳遞熱量,適用于需防爆的工況。 元件排布采用等距矩陣式,相鄰間距控制在5080mm,確保加熱面溫差≤±5℃。
3. 溫控與anquna系統 溫度傳感器:在基體不同區域嵌入PT100鉑電阻或熱電偶,實時監測溫度,精度可達±1℃。 溫控模塊:通過PLC或數顯溫控儀與傳感器聯動,當溫度超過設定值(通常120180℃)時,自動切斷加熱電源或調節熱媒流量。 超壓保護:針對流體加熱型,配備anquna閥和壓力表,防止通道內壓力異常(蒸汽加熱通?!?.8MPa)。
4. 保溫與密封結構 加熱板底部及側面鋪設硅酸鋁纖維棉(厚度3050mm)或聚氨酯保溫層,降低熱量向環境散失,熱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邊緣采用nai高溫硅膠密封圈,配合基體的平面加工精度(Ra1.6μm),確保與硫化模具貼合緊密,減少熱量泄漏。 這種構造設計使加熱板既能承受硫化過程中的合模壓力(通常1030MPa),又能快速升溫(從室溫到工作溫度需1530分鐘),滿足橡膠硫化對溫度穩定性和均勻性的嚴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