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銀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下稱“10號文”)在昨日流出。在流出的影印版本中此份通知指出,“
客戶銀行賬戶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首次建立業務關聯時,應經雙重認證,即客戶在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認證的同時,還需通過商業銀行的客戶身份鑒別。賬戶所在銀行應通過物理網點、電子渠道或其他有效方式直接驗證客戶身份,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
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對本社稱,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開始收緊,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則會暫時得到緩解,利好銀行業。他稱,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第三方支付繞過了銀行體系的銀行卡支付系統,形成了新的行業模式,這對傳統的零售支付結算業務構成了一定的沖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加劇了存款的脫媒和銀行資金成本的提高、傳統銀行業市場地位出現下降,并對貨幣體系產生影響。無論是對現有銀行利益格局和監管格局構成沖擊。
根據通知,在電子渠道驗證時,“應采取雙(多)因素驗證方式對客戶身份進行鑒別,對不具備雙(多)因素認證條件的客戶,其任何賬戶都不得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建立業務關聯。”
多位業內人士對本社稱,上述規定主要將對第三方支付的快捷支付業務的用戶體驗產生影響,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業務差異性,因此對支付寶、財付通等需要頻繁使用快捷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影響較大,而對其他業務側重的公司則影響較小。
但包括支付寶在內的多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均對本社表示,暫未收到上述10號文的通知,因此無法對此事影響做出判斷。
第三方支付企業匯付天下相關負責人表示,10號文理清了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責任。對合作中一些具體內容如身份認證、交易限額、風險監控等進行了細化,使合作雙方有了可執行的細則,且進一步完善了此前監管中的一些空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