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數月磋商的調整復合膠標準出臺,即新的復合膠標準要求生膠含量不得高于88,非膠混合物為12。 此標準一出,無疑會使天然橡膠進口受阻,刺激合成橡膠需求增加,這對于合成橡膠行業來說是利好;但也有觀點指出,合成橡膠行業過剩嚴重,不會從根本上受到 此政策的影響。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當前合成橡膠生產企業壓力山大都是不爭的事實。合成橡膠行業面臨著哪些壓力?應當如何自練內功來改變現狀?
生產企業壓力大
我國的合成橡膠裝置能力從2009年的250萬噸擴張至2013年的489萬噸,增長近100,這樣的擴張速度導致了當前 產能結構性過剩,開工率不足,裝置停工降負較為普遍,生產企業壓力很大。數據顯示,2008年之后,國內合成橡膠產能出現井噴式增長。但市場需求并沒有相應的快速增長。當前多數合成橡膠裝置平均開工率不足60, 價格也大幅度下降。但未來兩年,中國還將有百萬噸合成橡膠新增產能要投產。
據了解,近幾年新建的合成橡膠裝置,除了異戊橡膠采用新技術外,其余膠種 的裝置基本上仍采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傳統技術。特別是國內近年新增的丁二烯橡膠、丁苯橡膠基本上是國內原裝置的簡單放大和工藝拷貝,在技術上并沒有形成 新的突破和技術,也沒有開發出新的工藝技術和新品種。傳統技術相對落后,能耗、物耗等經濟技術指標偏高,在市場上明顯缺乏競爭力。
產能過剩嚴重
以溶聚丁苯橡膠為例,目前,國內丁苯橡膠市場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是乳聚丁苯橡膠受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競爭空前激烈;一方面是溶聚丁苯橡膠做為 高檔和專用輪胎的 生產原料是市場上搶手貨,國內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基礎牌號多,產品的層次化和系列化不夠,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還需要從國外進口。這些情況都說明了隨著國民經濟的調整和嚴重的產能過剩,使得我國合成橡膠產品的價格大幅度回落,主要膠種的大降幅達到25以上。行業利潤率大幅下降,裝置停工、降負荷現象較為普遍,整個合成橡膠行業步入周期低谷。一些沒有生產經驗的企業,一味追求短期效益,盲目投資,造成現階段我國合成橡膠產業同質化競爭嚴峻,產能嚴重過剩。
另外,天然膠供應量的增幅高于市場消費量的增長,也是合成橡膠價格大幅回落,給企業 經濟效益造成嚴峻考驗的重要因素。
合成橡膠質量不高
合成橡膠質量不高的現狀也影響了我國橡膠制品的發展。我國橡膠制品出口價格水平低,而橡膠制品單位進口平均價格是出口平均價格的2倍以上。這表明,在一些高附加值產品方面,我國還沒有掌握關鍵的高、精、尖技術,只能依靠進口來滿足國 內需求。當然這也對我國橡膠行業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作為著力解決的主要工作持之以恒做下去。
創新能力待提高
我國合成橡膠的研發和專利技術形成在時間上較國外晚很多,進入21世紀后,專利技術的發展才真正步入快車道。而從國外專利發展趨勢 看,世界合成橡膠技術已經進入發展相對平穩、技術相對成熟的時期,無論是從基礎研究水平、技術創新點的形成、還是領域專利布局,對我國合成橡膠技術的自主化開發均形成很強的制約和阻礙。
我國在合成橡膠領域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5大膠種每年的專利申請量只有數十項,5大膠種的技術創新主體缺乏,國內排 名前十位的申請人中,除丁腈橡膠外其他四個膠種國外申請人均占據半壁江山,亟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面對國民經濟和市場的巨大需求,國家不得以只能將引進技術當作突破口,希望通過技術 引進提升我國在這些領域的自主開發和產品生產能力,這導致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創新以生產技術的優化和改進為主,形成的多是外圍技術和專利。而國外已將技術開發的重點從關鍵技術和成套技術的研發轉向合成橡膠應用型技術開發上來。
以丁基橡膠為例,我國規模化生產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從時間上說晚了半個多世紀;從技術上來說我國企業在技術基本上沒有什么儲備,且技術開發重視不夠。雖然國內企業引進了國外技術,建設了一批生產裝置,但這些裝置的整體技術水平 只處于世界一般水平而已。受生產技術和科研開發的制約,我國所生產的丁基橡膠的整體性能也只能居于世界的中低端水平。為了讓產品質量達到歐美國家的標準, 具備與全球知名企業競爭的能力,購買國外進口的合成橡膠高端原材料就成為國內很多下游加工企業的無奈之舉。
其實,國內合成橡膠的性能不足和缺陷可以通 過配方加以調整。比如,使用國產溶聚丁苯橡膠生產高檔輪胎,要想達到低滾阻的特殊要求,可以通過加入定量的新型硅烷偶聯劑來實現。對于日漸過剩的產能而言,目前國內合成橡膠產業的出路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技術上的升級換代已迫在眉睫。。
下游企業升級快
雖然當前國內的合成橡膠技術大部分還比較落后,但輪胎等下游產品的升級加速,已經倒逼合成橡 膠技術升級。國內一些較大的合成橡膠生產企業正在主動引進、吸收、創新一些新的產品,來盡快適市場的需求。
近幾年歐盟輪胎標簽法的 實施,使得一些輪胎企業停掉了落后產品生產線,大力發展適合國外市場的綠色環保輪胎,綠色輪胎產業化的進程明顯加快了。 國家今年出臺的《綠色輪胎技術規范》明確提出除了對綠色輪胎提出了產品性能要求外,還對原材料的使用提出了要求,自2015年1月起,國內生產的所有子午 胎配方中不應使用、所有進口輪胎中不應含有的高芳油、防老劑D、促進劑NOBS,其中包括充油丁苯膠1712所用高芳烴油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輪胎企業的大動作、政策的出臺使得對環保類、高性能類合成橡膠的需求增長。這樣的壓力下,特別是在環保合成橡膠方面,在骨干生產和加工企業的引領下, 一些大型合成橡膠生產企業紛紛與科研院所合作,通過技術進步開發出一系列的環保合成橡膠。作為下游加 工產業主要原材料的合成橡膠生產企業,只有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出市場急需關鍵和成套技術,不斷提高我國合成橡膠的質量、品種和檔次,這才是解決我 國橡膠產業面臨的結構性問題的解決之道。隨著綠色技術的日益成熟,市場必然會向品牌知名度高、創新能力強、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集中,這也為我們彎道超越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戰略機遇。